Sapiente fugit aspernatur quam Ipsam debitis maxime ut non Rem sit Quia earum aut error

  • 黄海,候鸟迁徙路线上逐渐被扼住的“咽喉”要道

    选择其他语言: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新闻稿 2016年2月2日 黄海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段,属于这条路线的“瓶颈”区域,相当于“咽喉”要道。黄海沿岸滩涂逐年萎缩,日益成为在澳洲和西伯利亚之间迁徙的候鸟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由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资深科学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全球迁徙生态学教授托尼斯•皮尔斯马(Theunis Piersma)牵头,多名生态学家参与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三种迁徙水鸟的种群数量由于一个共同的原因正在不断下降,即:中国黄海沿岸大规模围垦滩涂所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及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食物供给量的减少。 该项研究成果将于近期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应用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该研究涉及的三个候鸟物种是:在东西伯利亚北部岛屿繁殖的红腹滨鹬(Calidris canutus piersmai),在西伯利亚东北部高山地区繁殖的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以及在西伯利亚东北部低湿地地区繁殖的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 menzbieri)。三种候鸟都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罗巴克湾(Roebuck Bay)越冬,并在迁徙过程中于黄海沿岸停歇、觅食,以补充能量。 造成下降的原因 根据上千只的环志鸟类以及3万多个环志目击记录,科研团队的专家们可以估算2006年至2013年期间这三个物种每年以及每季度的存活率。在此期间它们在繁殖地产卵、孵化以及幼鸟出巢都没有问题,同时在澳大利亚越冬地的存活状态也属正常。但是,自2010年起,这三种水鸟在春季和秋季的迁徙途中以及繁殖期间的存活率骤降。由于研究期间繁殖地的积雪融化相对较早,所以繁殖地的存活率没有理由与其他年份该时期相比有任何的不同。因此,导致水鸟数量骤降的原因仅剩下一个,即沿黄海迁徙过程中的生存条件的变化——中国在这里正开展着大规模滩涂围垦,导致大量栖息地的丧失。 下降中的种群数量 皮尔斯马教授科研团队之前的研究也表明,滨鹬和塍鹬等鸟类的存活率在一年之中是均匀分布的。2010年以前,在黄海沿岸栖息的滨鹬和塍鹬的存活率也一直如此,种群数量较为稳定。然而,在经历了2011年和2012年的生存率骤降后,其种群数量也开始衰减。皮尔斯马教授预测说:“如果生存率像这些年一样持续下降,那么在三到四年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就会下降至一半。” “各国政府通常不会因为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而放弃经济发展,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发展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皮尔斯马教授接着说,“在国际鸟盟荷兰分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的资助下,我们完成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明了黄海沿岸的围垦填海正在将候鸟推向危险的境地”…

    February 5, 2016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中国“湿地危机”:湿地保护迫在眉睫

              江苏省滨海湿地区内潮间带淤泥质海滩(滩涂)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同类型湿地,为勺嘴鹬、黑嘴鸥、小青脚鹬等濒危候鸟提供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是其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EAAF)上重要的“加油站”。然而随着沿海开发建设速度加快,一些传统威胁因子对滨海湿地的负面影响逐步加大,同时又新增了一些威胁因素。正如《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中提到的“(本省)滩涂围垦力度持续加大。本区(滨海湿地)滩涂围垦历史悠久,有效增加了可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了沿海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滨海湿地面积急剧减少,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缩减,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正值一年一度世界湿地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下设的专项基金“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发布了题为《抢救江苏东台条子泥》的关于东台滩涂保护纪录片;与此同时,澎湃新闻发文《中国“湿地危机”:大规模围填仍在进行,8亿亩红线或被突破》,强调江苏省滨海湿地正在面临着来自“百万滩涂”围垦项目的巨大威胁,其中就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滨海湿地”的东台市沿海滩涂湿地,而东台条子泥围垦项目计划面积多达40多万亩,一期已围填10.12万亩,二期计划围垦12.67万亩,正在报备国家海洋局审批。EAAFP轮值主席、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总工程师严旬,EAAFP首席执行官Spike Millington先生,EAAFP黄海生态区特别工作组中国代表张正旺教授,EAAFP中华秋沙鸭特别工作组主席雷光春教授分别就沿海滩涂围垦在采访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点击查看澎湃新闻原文   “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抢救江苏东台条子泥滩涂湿地纪录片| Tiaozini mudflats are facing huge…

    February 4, 2016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沿海水鸟调查这8年

    文章作者:白清泉 文章来自《中国鸟类观察》2013同步水鸟调查特刊 导言 当迁徙期末尾,看到补给多日的鸻鹬类水鸟离开鸭绿江口重新上路,在黄昏的天空中成群振翅高飞,大叫着呼唤同伴,开始下一阶段数千公里路程的迁徙,我就开始理解新西兰北岛每年3月初的斑尾塍鹬欢送节,欢送那些要开始1万多公里连续7天的飞行才能到达黄海北岸的鸟,人们为斑尾塍鹬加油,为生命喝彩。相信每个目睹此情此景的人都会感动于此: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旅程,我们也是其中一员。 作为一个团体,我们是由一些自发的志愿者组成的“乌合之众”。我们热爱滨海湿地,关注鸻鹬类等迁徙水鸟,钟情于那些人与鸟的难忘瞬间,执着于和湿地、水鸟的约定。我们就是——“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项目组。 始于2005年9月,截止2013年10月,已8年有余,累计98轮次调查,从未间断。 简介 “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项目” 是由中国大陆沿海的观鸟爱好者自发组织并实施的,以中国沿海水鸟为监测目标的定期水鸟普查活动,每月约定同一日期开展一次调查,日期一般选择在周末和天文大潮期。至2013年10月,已经持续超过8年,累计98轮次调查,从未间断。 中国沿海有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港澳台等省市区,涉及的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长达1.8万公里。这个庞大的范围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一些重要的滨海湿地分布在这个范围之内,其中包括若干个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对于鸻鹬类、雁鸭类、鸥类、鹤类、鹈鹕等水鸟类群的迁徙、越冬、繁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沿海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而水鸟的分布及变动情况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联,“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项目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沿海水鸟的分布及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为保护沿海重点鸟区和生物多样性提供本底资料。 截止目前,8年来的水鸟调查数据已经分阶段出版了3份调查报告——《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报告》,分别在2008年、2011年和2013年先后出版(2005-2007版、2008-2009版和2010-2011版),这是对各地调查数据简单而初步分析后的阶段性汇编报。8-10年来的水鸟变化走势和迁徙模型分析等时空变化规律正在商讨和大学合作的可能以便撰写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同时,这个由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水鸟调查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保护组织的关注,项目组的代表也多次受邀参加迁徙路线伙伴、亚洲鸟盟、亚洲水鸟调查、湿地国际、WWF(HK)等国际组织的邀请,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介绍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另外也得到一些荣誉和肯定,获得了2012年福特汽车环保先锋奖第二名的荣誉以及15万元的奖金。 项目起源 这个项目的起源,要从“卷羽鹈鹕事件”说起。2005年3月21日,福建厦门观鸟者蓝添艺在厦门大学上空发现飞翔的14只卷羽鹈鹕,而此前一天,广东海丰“丢”了14只鹈鹕。大家猜测这14只卷羽鹈鹕是从海丰飞过来的,在网络上讨论时提到,两地若能同步开展水鸟调查,将对了解某时段的水鸟分布和迁徙情况有很大帮助。大约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厦门观鸟会的陈志鸿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论坛的观鸟版上提议沿海的鸟友开展一个月度同步水鸟调查,约定一个日期,各地同时开展,大家对这个提议一拍即合,并决定第一轮次的调查时间订在2005年9月18日。 其实,沿海水鸟调查的起源还有长江中下游水鸟同步调查的影响,2004年初和2005年初,先后有几个沿海省份的观鸟爱好者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由WWF(中国)和国家林业局合作组织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江中下游水鸟同步调查,在野外工作开始之前都接受了马克·巴特先生主持的水鸟调查培训会,并随后分组全程参与了各省的野外考察。这些观鸟者在调查结束后,意犹未尽,按捺不住寂寞,不免跃跃欲试,有意在沿海地区开展类似的水鸟普查。而恰好东部沿海地区的观鸟活动是大陆发展得较快的区域之一,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这些大概是促成这项调查的内因。 观鸟网络论坛的发展在这一期间如火如荼,使得联络和交流更加便捷。另外,由于香港观鸟会对大陆的观鸟项目一直持支持态度,随着沿海各地观鸟会和观鸟爱好者的踊跃加入,为统一技术方法、减轻调查志愿者的负担,香港观鸟会从2006年开始给予此项目以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同时, 为了培训新的调查员, 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这项工作,在2006-2010年间,先后由达尔文基金和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资助,分别在厦门、北戴河、东营、如东举办了4次“全国水鸟普查培训与交流”活动。 截至2013年,参与“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项目”的稳定调查点有:丹东鸭绿江口、盘锦双台子河口、天津、河北沧州、山东黄河三角洲、江苏连云港、江苏如东、上海南汇、福建闽江口、福建泉州湾、广东海丰、香港及深圳湾等13个。此外还有辽宁庄河湾、福建兴化湾、广东溪头等至少16个不定期调查点(详见地图)。…

    February 4, 2016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大连庄河黑脸琵鹭繁殖栖息地及鸟类保护

    Read in English 由EAAFP秘书处收集整理 作为灭绝风险最高的鸟类之一,黑脸琵鹭已在1989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至濒危物种红皮书——《亚洲鸟类红皮书》名录中。上世纪90年代,当人类开始关注它们的时候,它们已经只剩下几百只了。1998年,在大连庄河石城乡形人坨(岛)首次发现黑脸琵鹭繁殖地,随后,庄河市王家镇元宝岛被发现是黑脸琵鹭繁殖地。然而,国内外人士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观赏和旅游,近距离影响黑脸琵鹭繁殖栖息;部分游客及公众对黑脸琵鹭的认识和了解不够,保护意识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GEF-SGP)的支持下,由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实施的“大连庄河黑脸琵鹭繁殖栖息地及鸟类保护”项目旨在通过采取物理隔离、控制上岛人数,规范观鸟行为和宣传教育等活动,加强对黑脸琵鹭繁殖栖息地的保护。项目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开展实施。 项目地点:大连市庄河市王家镇元宝岛位于黄海北部。这里是我国唯一被确认的黑脸琵鹭的繁殖栖息地。黑脸琵鹭是我国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鸟类,1989年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生效年代:1996年。该项目意在唤醒公众意识,保护岛上的黑脸琵鹭和其他鸟类。 存在的问题: 1. 旅游观鸟行为严重干扰了黑脸琵鹭的栖息环境,特别是在繁育季节; 2. 由于岛屿小,黑脸琵鹭栖息地周围的陆地和植被有限; 3. 每年都有包括黑脸琵鹭在内的本地或迁徙鸟类受伤,得不到及时救助就会造成死亡; 4. 当地渔民、村民及游客对黑脸琵鹭不够了解,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 解决方案/计划的活动: 1. 项目组和社区参与人员进行现场研讨和培训; 2. 在非繁殖期间控制上岛人数及规范观鸟游客和上岛人的行为;…

    January 25, 2016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中华秋沙鸭越冬调查简介

    Read in English 由阿拉善SEE基金会资助,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牵头组织的2014-2015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在19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个县市区展开,2015-2016越冬季的调查,将扩展到21个省区市的更多县市。 上一年度参加调查的共计45个观鸟团体或机构,参加人数超过300人次,调查点超过200处;调查点的东西直线距离约2200公里,南北约2600公里,所发现的中华秋沙鸭分布点,也几乎从最东到最西,从最北到最南的调查点都有发现;调查涉足的水系:鸭绿江、辽河、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澜沧江、珠江、东南沿海诸江(包括钱塘江、椒江、瓯江、闽江、韩江);另有京杭大运河、引黄济青等人工河流。其中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水系是: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瓯江、椒江、闽江,共发现中华秋沙鸭441只,分布在12个省区市(未包含中华秋沙鸭越冬大省江西省)的25个县(市、区)的30多个调查点上。 此次调查发现的中华秋沙鸭集中越冬地,除了以往有认识的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新发现的相对集中越冬地在鄂豫皖三省,其次是西南,如重庆、广西。 在中国中部的鄂豫皖三省,2014-2015越冬季共计发现207只中华秋沙鸭,其中河南100只,湖北61只(12只在正式调查数据之外),安徽46只,仅次于湖南省的110只,位列所有调查省份的第二至第四名。这些发现分属黄河(48只),淮河(98只),汉江-长江(48只)三大水系;作为江淮分水岭的大别山区,所发现的98只均在北坡至东麓的淮河支流,尤以河南商城县的灌河发现最多,共有38只。所发现中华秋沙鸭中,雄鸟约占1/3。 文字提供: 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 钟嘉 e-mail: [email protected]  

    December 29, 2015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WWF and China SFA’s MoU highlighted coastal wetland protection

    Press Release by WWF Shanghai, China –Highlighted coastal wetland prote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China State Forest Administration and WWF singed…

    October 29, 2015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针对 「家禽养殖场及野鸟发现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发出之声明 (2014 年 12 月3日)

    以下是联合国迁徙物种公约(UN CMS)[1] 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联合召集的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简称: 禽流感工作小组)[3],针对2014年11月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 [4]疫情的最新发展而作出的声明,用以向各政府部门、家禽养殖业、疾病控制部门、野生生物管理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及保育部门等相关人员,提供有关野鸟与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之间的潜在相互影响的信息及相应措施。 重点讯息: 1.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爆发主要跟密集式家禽养殖场及其相关的贸易销售系统有关 2. 在2014年相继于韩国、日本、中国、德国、荷兰及英国多国发生的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绝大部分发生于家禽养殖场中,但在小部份野鸟中亦侦测到病毒——野鸟有可能是经从家禽染病,然后再将病毒传返家禽。 3. 虽然野鸟被认为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有关,但根据过往经验,疾病主要是经由受污染的家禽、家禽制品及相关的设备设施传播。 4. 由联合国环境署/迁徙物种公约(UNEP/CMS)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联合召集的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促请各政府部门及机构: a.  进行全面的流行病学评估以确定病毒的真正来源,包括:病毒于国内及国际间的家禽贸易中的可能传播途径,与及家禽跟野鸟之间的病毒传播机制; b. 无论感染来源如何,应先专注处理受影响的家禽养殖场的疾病防控工作,以尽量减低疾病蔓延至其他家禽养殖场及/或野生动物的风险,并确保受感染及邻近养殖场实施生物防护,以防止野生动物与养殖家禽接触; c. 确保不会以杀害野鸟或破坏湿地生境作为疾病防控措施;…

    December 23, 2014
    om4ot450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缅甸成为EAAFP第32位合作伙伴

      7月27日,在全体合作伙伴一致同意下,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成为EAAFP的第32位合作伙伴。 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尽管缅甸政府当时并不是EAAFP的正式合作伙伴,但其一直长期积极地支持着EAAFP及我们的相关活动。该国对许多迁徙水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孟加拉湾及安达曼海沿岸维系着大面积的潮间带滩涂,同时,已被提名为EAAFP鸟类关键分布区的莫塔马湾(Gulf of Mottama)对勺嘴鹬也有着全球性重要意义,因该区域是支持相当大比重此类极度濒危物种度过非繁殖季的为数不多的鸟区之一。 EAAFP勺嘴鹬特别工作组与当地相关部门、NGO及社区合作,共同开展调查,以减少由任意捕捉鸻鹬鸟类行为所造成的威胁。此外,缅甸还支持了另外一种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的大量种群。 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调查和监测,才能有效地评估缅甸境内的勺嘴鹬和其他水鸟物种的生存现状。现已有五个鸟区缴入到EAAFP 鸟类关键分布区(FSN)中,分别是莫塔马湾,印多吉湖,莫亦云吉湿地(Moeyungyi Wetland),茵莱湖以及Meinmahla岛。EAAFP非常期待与缅甸政府的合作,以便加强国家层面的合作关系——缅甸境内一些国际和国家级非政府保育组织非常积极地支持正在开展的调查,监测和保育行动,包括一些和EAAFP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的活动。

    August 20, 2014
    Minjae Baek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2014中国(丹东)鸭绿江口国际观鸟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 刘春雪)5月4日上午,2014中国(丹东)鸭绿江口国际观鸟系列活动在丹东东港湿地观鸟园正式启幕。本次观鸟系列活动以“城市与鸟、生态家”,秉承“国际、专业、未来”的宗旨,意在把丹东东港这一观鸟最佳驿站介绍给全世界,并为丹东开启一扇与世界交流的新窗口。   本次观鸟系列活动与同类观鸟节庆活动的区别在于,官方性更强,国际合作更紧密,活动覆盖面更广泛。本次活动得到了湿地国际、新西兰政府的重视,活动中湿地国际代表向丹东授予了“丹东鸭绿江口湿地--鸻鹬鸟最佳驿站”。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观鸟有着国际上大部分观鸟地无法比拟的优势,距离城市近、鸟类种类多、鸟群数量大,但是这些优势以往只有观鸟与摄影爱好者了解,这次授牌仪式真正为丹东观鸟贴上了一张新名片。   鸻鹬鸟类最佳驿站文化沙龙与国际大学生观鸟大赛也是本次活动的特色之一。文化沙龙中新西兰驻中国大使和湿地国际代表,就中西合作候鸟保护和鸭绿江口湿地建设方面,盛赞了丹东在湿地和候鸟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也是丹东人的骄傲;此外,沙龙期间,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管理局和湿地国际组织共同发布了《1999-2010年鸭绿江口涉禽调查报告》。观鸟大赛瞄准未来,邀请了莫斯科大学、英国大学、澳大利亚大学和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东学院等中外院校参加,大学生们通过对鸟类的观察和记录提高了对生物保护的兴趣,并将丹东介绍给全世界。   目前观鸟系列活动的主体项目已将结束,但仍有相当多的鸟类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留在丹东,继续观察和拍摄鸟类。 原文连接: http://ddnews.nen.com.cn/system/2014/05/04/012207646.shtml 相关录像: http://www.v1.cn/2014-05-05/1110175.shtml http://www.lntv.com.cn/lnnews/6406.htm    

    May 13, 2014
    Minjae Baek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
  • 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的声明

    国际禽流感与野鸟工作小组对 「韩国家禽养殖场及野鸟发生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发出的声明 2014 年 1 月 重点讯息: 1. 大部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的暴发,均与家禽养殖场系统及其有紧密关系的 “价值链”(相关服务或活动)[1]  有关。 2. 近日韩国的家禽养殖场出现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导致家禽及野鸟死亡个案发生。 3. 疫情除了影响家禽养殖业,亦可能导致大量野鸟死亡,…

    February 6, 2014
    Minjae Baek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Partnership (EAAFP) Logo